美国播客行业大洗牌:「人人都是主播」将成过去式?
十五年前,博客这一形式又刚刚兴起,我记得当时有种说法,是说这种媒介形式彻底颠覆了中心化的媒体,我们来到了「人人都是作家」的时代。
当时,郭敬明在高中生群体中非常流行,身边不少同学开了博客,模仿着郭敬明那种看似华丽却又不知所谓的文字,梦想着有一天也能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、作品在《萌芽》发表。
当然,在我认识的人中,最后没有一位将这个「作家梦」做下去,大家后来都按部就班参加了高考,毕业后找了份稳定的工作,看到当年写的文字,可能都不好意思承认是自己写的。而博客这一形式也走向没落,取而代之的是微博和公号体写作。
最近几年,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了音频和视频创作者的行列,于是「人人都是主播」、「人人都是 Up 主」的口号又开始变得流行。「人人都是 XX」这一浪漫的口号固然让每个人都有了做梦的勇气,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高度同质化且质素整体不高的状况,当市场日益成熟后,最后留下来的,还是对这个领域有热情、有坚持的「职业玩家」。
《纽约时报》最近刊载的这篇文章,就讲到了美国播客行业正在经历的洗牌——看似繁荣的播客业,其实有一大部分都是烂尾项目,根据播客服务提供商 Blubrry 的数据,如今美国有大约70万个播客,但在今年3月到5月间,只有19.3%的播客有更新。
按照这个比例,持续更新九个月的「无业游民」,也算是播客界的「少数幸存者」了。这九个月,我们也是一个从业余开始慢慢成长的过程,无论设备、环境,还是节目形式和剪辑,都在慢慢变得成熟。
刚开始总是最辛苦的,文章开头提到的在图书馆录播客的场景,读起来特别亲切,如果你听过第12期《再不逃跑就晚啦!》,开头就是我们录播客时被图书馆管理员敲门阻止的场景。不过和 Mandriota 不同,我们并没有因为没收入而放弃,初衷更不是「做大做强、接到广告和营销联盟的单子」。对我来说,和喜欢的人做有意思的事,比什么都重要。
中文播客行业的状况和美国挺不同的,现在相对来说,还是一个比较「野蛮生长」的状态,但我相信当市场慢慢成熟后,一定也会面临一轮洗牌。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做播客,拿出真诚,坚持做下去,再加上不断地反思与改善,相信就一定能做出一档好播客。
本文7月18日刊发于《纽约时报》,作者 Jennifer Miller,中文版由振宇翻译
2016年,Morgan Mandriota 和 Lester Lee 两位打算好好经营一下自己个人品牌的自由撰稿人,决定开始一档播客—— 「给点建议」(The Advice Podcast),并且投入了和节目名字相称的精力。(毕竟,还没有人给她们投钱)每周,她俩都会在当地一个图书馆的免费讨论室见面,并用 iPhone 5 录制节目。然而,她们此前并没有给别人提供咨询的专业经验。
「我以为我们可以做大做强,接到广告和营销联盟的单子,」Mandriota 说。
Morgan Mandriota 的第一档播客「给点建议」(The Advice Podcast)做了六集就决定停更了,原因是没有商业收入。图片来源: George Etheredge / 纽约时报
层出不穷、同时也在不断停更的播客正在制造一种文化疲劳。图片来源:Jason Henry / 纽约时报
我喜欢播客,播客越多越好,但我希望它们是由真正热爱播客的人制作的,而不是仅仅想来分一杯羹。
The Jordan Harbinger Show 的主播 Jordan Harbinger,他认为现在糟糕的播客太多了。图片来源:Jason Henry / 纽约时报
你必须尊重人们的时间,只要把那些没用的内容剔除掉,你可以比现在90%的采访类播客都做得更好。